為了提供您更好的使用體驗,本網站使用 Cookie 記錄並分析瀏覽行為,以優化網站內容與服務。這些資料僅用於統計與改善用途,不會用來識別您的個人身分。
您可在瀏覽器設定中停用 Cookie,但部分功能可能因此無法正常使用。
繼續瀏覽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與隱私權政策👉 查看完整隱私權政策
Knowledge
衛教新知/
好孕衛教
06/25
2025
鑲嵌型胚胎植是什麼?可以植入嗎?

什麼是鑲嵌型胚胎?
精卵的品質會隨著夫妻雙方的年齡增長而下降,尤其過了40歲後更加快速衰退,這不僅影響精卵的結合成功率,也會增加胚胎染色體的異常率,而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會難以著床,或導致反覆流產。
除了染色體正常和異常的胚胎外,還有同時帶有正常和異常染色體的胚胎,在PGT-A(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)的結果就會是介於異常與正常之間,稱為鑲嵌型胚胎。據統計,在染色體異常的胚胎當中,有將近四成是屬於鑲嵌型胚胎。

鑲嵌型胚胎雖然帶有異常的染色體,但在植入後的成長過程中,仍有機率自我修復異常的細胞,順利著床、發育,甚至成功誕生健康寶寶。對於卵巢功能較差、高齡或染色體異常的夫妻來說,能選擇的胚胎較少,若最後檢測結果不如預期,沒有通過檢測的胚胎可供植入時,也可以考慮植入鑲嵌型胚胎。
不過,也不是每顆鑲嵌型胚胎植入後就能懷孕,關鍵在於胚胎的鑲嵌度,若鑲嵌度越高,代表胚胎帶有染色體異常細胞的比例越高,胚胎的自我修復機率也越低,影響著床與發育的潛力。因此,療程中應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,並以鑲嵌度較低的胚胎作為優先植入選擇。

植入鑲嵌型胚胎的成功案例

海外的R小姐夫婦想要直接做試管,線上和張甫軒總院長諮詢,張院長建議試管嬰兒療程並且搭配胚胎染色體檢查。卵巢功能較差的R小姐在取卵當天取得了5顆卵子,培養後共有2個胚胎發育成囊胚並且進行切片送檢。
靜候檢驗報告結果出爐,在送檢的胚胎中,有一顆染色體檢查的優質好胚胎,另一顆為鑲嵌型胚胎。R小姐優先選擇植入這顆優質好胚胎,在放榜的當天不幸失敗,R小姐夫婦帶著失落的心情跟張院長討論著床未成功的可能。張院長建議,可以進行MIRA(子宮內膜容受度檢查)後,並且討論是否進行二次試管或植入鑲嵌型胚胎,因為鑲嵌型胚胎具有無限可能。
R小姐和先生討論過後,決定先嘗試植入那顆鑲嵌型胚胎,若是失敗,再做二次試管。心態調整過後,這顆鑲嵌型胚胎成功著床,R小姐一則以喜一則以憂,開心的是,這次順利懷孕,但是也擔心是不是寶寶會有染色體異常。在懷孕二十周的時候,R小姐接受了羊水染色體檢查,非常令人振奮的是,檢測報告顯示無異常。
寶寶在2019年7月底出生💕
鑲嵌型胚胎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開始
儘管帶有異常染色體,每一顆鑲嵌型胚胎仍擁有無窮潛力,是象徵著希望的生命種子,若植入後成功著床懷孕,也務必進行例行性產檢、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(NIPT)、羊膜穿刺檢查等,定期追蹤胎兒發展和健康狀況,讓求子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安心。